假期利好频传!节后机会如何把握? 节前一周,A股整体呈现窄幅震荡走势,沪指下跌0.49%,深成指下跌0.17%,创业板指上涨0.04%。结构上看,科技赛道偏好回暖,人形机器人、AI智能体等方向表现不俗;保险、电力、大消费领跌。 五一长假期间,消息面总体偏积极,国内看,五一假期期间出行消费火热;海外来看,中美贸易摩擦缓和预期增强,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。 那这些消息对节后走势有何影响?节后市场又该怎么看? 基本面韧性凸显 4月官方制造业PMI比上月下降1.5个百分点,一度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对经济复苏节奏的短暂担忧。 不过,制造业PMI回落主要是受“对等关税”的影响,非制造业PMI仍处于扩张区间,服务业与消费相关行业表现不俗。五一出行旅游火爆,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,“五一”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4.2亿人次,同比增长约4.5%。从全局来看,国内经济基本面韧性十足。 并且,4月重磅会议释放了更加强烈的托底信号,各项政策正在加速落地。财政部数据显示,2025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额度发行进度已超70%,交通、能源等重大基建项目资金到位率提升,河南、上海等地针对房地产和灵活就业的结构性政策持续落地,有望对冲制造业短期压力。 贸易摩擦预期改善 五一期间,海外市场对中美关税谈判的乐观预期成为港股大涨的重要驱动因素,也是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的重要原因之一。短期来看,预计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大概率也会明显提升。 但投资者需理性看待谈判进程,因为中美双方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分歧较大,后续关税战缓和大概率是一个“渐进”过程,而非“一步到位”。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性缓和还需要进一步等待。短期乐观情绪演绎过后,需警惕短期预期过热导致的市场波动。 把握结构性行情 综上所述,4月制造业PMI回落,本质上是外部压力与主动去库存的阶段性体现,国内经济基本面依旧韧性十足,为指数中长期运行夯实基础。中美关税谈判预期预计会提振短期市场偏好,但中期不确定性仍在,需要密切关注。 配置上,随着短期市场偏好修复,科技风格有望回归,可以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、AI算力、AI应用等方向的修复机会;五一长假过后,服务消费方向可能会面临短期调整压力,需要注意相关风险。不过,政策大力提振消费的方向明确,大消费中期布局价值不改。 【机会前瞻】五一假期外骨骼机器人火了,节后科技股有望持续活跃!
|